“工匠精神”在生产一线发光出彩_当前速看
发布时间:2023-02-27 12:56:50 来源:中国企业网

在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第一制造分厂高精密核心零部件工作室,台钳桌前,全国技术能手、机械装配钳工杨长剑拉着弓步,正聚精会神地加工着形状复杂的高精度零件。经他手工研磨的零件,精细程度可以达到0.005毫米。一块原材料板,经过锯削、锉配、钻孔、打磨工序,变成高精度“工艺品”级零件。

走进徐工集团,在生产车间,在建设工地,到处都升腾着热气腾腾的实干氛围。扎根生产一线、投身技术攻关、做到精益求精,技能工人成为制造强国的有生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撑起装备制造业脊梁,我们要作出自己的贡献。”杨长剑告诉记者,制作出形状复杂和高精度的零件,是机械制造中必不可少的加工环节,工件图纸上的零件尺寸,精度甚至可以达到千分之五毫米。这个制作过程就像雕刻一件工艺品,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钳工的活儿,基本是用手磨出来的。”多年来,杨长剑不断磨练自己,用工匠精神打造过硬产品,经他雕琢的“工艺品”级零件,用在了全球最大旋挖机XR1600E等一系列装备制造重器上。同时,他还领办了杨长剑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10多名青年员工共同攻关,解决多项企业生产技术难题。

杨长剑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这带给青年技师们源源不断的动力。对他而言,“工匠精神”意味着传承、创新和担当,“要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融入岗位实践,为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快速崛起、为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作出自己的贡献。”

也正是因为关键零部件在细微处的不断突破,推动了徐工集团产品性能、吨位的持续升级。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徐工集团先后完成了2600吨全地面起重机全球首吊,全球最大旋挖机、700吨超大型液压挖掘机面世,全球最大伸缩臂风电起重机出口欧洲……

随着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智能制造呼唤“数字工匠”,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将“四两拨千斤”的数字技能与“千万锤成一器”的工匠精神融为一体。

仅仅8分钟,一个小型挖掘机在此诞生——走进徐工集团挖掘机械事业部的三号智能制造车间,三十余台焊接机器人点焊、抬臂、旋转,伴随着滋滋的声响,弧光闪烁、焊花飞舞;十余台大型RGV自动化物料输送车“听从”指令,有条不紊地来回穿梭;工位机械手自动上料、装夹、焊接、下料,一气呵成……

车间里,“全国技术能手”许化龙头戴安全帽,操控着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系统。“工程机械产品形状越复杂,加工精度越高,难度系数越大。”许化龙说,“数控”是一门精度极高的技术活儿,需要紧跟知识发展前沿,不断精进操作技能,提升操作精确度。

在徐工“智造4.0”工厂建设中,许化龙潜心钻研,设计出了集压力监控预警、自动测量找正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工艺装备。同时,他还带领团队顺应数字化发展需求,研发出反变形控制“波浪铣”加工工艺,设计专用偏心反铣刀具,改进工艺装备20余套,申报了6项专利。

目前,三号智能车间智能化设备占比超过90%,关键设备联网率100%,效率提升70%,一批装备数字化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不少过去由人工操作的工序,经数字化改造后,精度、效率大幅提高。

“产业的转型升级、科技的日新月异,让产业工人、技能人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许化龙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主动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转型升级,争做新时代的技能工人。”(记者 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