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老商”出“新”龙头延“链” 当前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14 13:02:17 来源:央广网

走进湖南省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娄底经开区”),重点企业生产如火如荼,项目建设紧锣密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娄底经开区扩大再生产项目投资占全区项目总投资额的52.79%。全年计划完成省市重点项目投资143.64亿元,1-5月已完成投资66.4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46.24%,超时序完成建设任务。

娄底经开区与涟钢合作建设薄板深加工产业园,已引进40余家“钢”字号企业(李中声 供图)

在该区的“成绩单”中,有一项数据格外引人注目:“扩大再生产项目完成投资38.17亿元,成为扩投资稳增长的主力。”这表明越来越多扎根娄底经开区多年的“老”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实现发展。

娄底经开区何以“老商”出“新”、由“木”成“林”?

“龙头”孵化延链成群 “老带新”激活发展动能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涟钢”)是娄底规模最大的企业、钢铁产业链的“龙头”,年产钢逾1000万吨。

近年来,娄底经开区抓住涟钢产业结构升级机遇,推动钢铁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已有超过50%的原料钢在这里完成深加工、再加工,实现“身价”增值,销往全国各地。

湖南浙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湘新材”)便是涟钢重点下游企业之一。从涟钢运达的原料基板,在这里经过退火、涂层等工序后,成为电气产品的关键材料——高牌号硅钢。

浙湘新材作为湖南首家以生产中高牌号硅钢为主的企业,2021年落户娄底经开区,仅用6个月时间便建成投产。

“现在,我们每天要从涟钢购进并加工原料基板1000吨左右。因为靠近原材料基地,大大降低了我们运输原料的成本。”该公司生产部部长曹锋利介绍。

在娄底经开区,像浙湘新材这样被涟钢“吸引”而来的下游配套企业,已有49家。

“涟钢和这些企业组成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也从原料钢生产延伸至高强钢、硅钢、汽车板等钢材深加工产业。”娄底经开区产业局局长吴炎冰说,“延链强链补链促进市场竞争力提升,不少相关企业因发展良好而实现裂变,如三一液压油缸智能生态工业城、VAMA二期等项目已顺利投产。集聚效应也吸引了不少新企业落户,湖南金磁等优质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龙头”孵化延链成群。

近年来,娄底经开区还积极探索园区建设运营方式转变,同多家企业合作,先后设立5个经营主体,建设5个特色园区,通过控股、参股、入股等模式引进、建设项目,贯通上下游。去年以来,娄底经开区引进“老带新”项目20余个,撬动200亿元投资。

营商环境更优更好 存量经营主体扩容升级

湖南博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盛新能源”)是一家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乘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东风”,该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三连跳”。2021年营业收入4000余万元,2022年营业收入1.1亿元,今年营业收入有望实现2亿元。

湖南博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安装调试新设备(李中声 供图)

“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阶段,公司迫切想要抓住这一轮发展机遇期。但原有厂房规模有限,已不能满足进一步发展需要,必须扩容增产。”该公司综合部经理周笋林讲述着“成长的烦恼”,“然而机遇稍纵即逝,如果新建厂房,可能还未投产,市场风向就改变了,那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关键时刻,娄底经开区“伸出援手”:支持博盛新能源承租标准厂房,引进新生产线,扩容投产。

不久前,博盛新能源与娄底经开区管委会正式签约,投资20亿元,租赁标准厂房,建设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综合材料生产研发项目,计划在现有干法隔膜生产线的基础上,再投资建设不少于10条干法隔膜生产线。

“我们打算先建设5条生产线,标准厂房已完成交接,设备即将入场,预计三个月左右就能顺利投产。”周笋林说,“感谢经开区的大力支持,解了我公司的燃眉之急!”

这是娄底经开区存量经营主体扩能升级的又一成功案例。

2022年以来,娄底经开区依托涟钢等“老”企业,扩大再生产,新建冷轧硅钢、液压油缸、新能源电池材料等21个项目。

“老商”出“新”、育木成林,得益于娄底经开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该区结合园区扩权赋能,所有赋权事项、人员、权限均已进驻服务中心,使园区扩权“能用、管用、敢用、尽用”;以“母亲式”服务为创新点,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全力打造“低投入进驻、低成本运营、高效益回报、高速度成长”的一流发展环境;开展企业帮扶,帮企业解决用工、物流、信贷等方面难题;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先后出台了《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暂行办法》《引进培育技能人才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在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2022年共完成留抵退税298户,核准退税金额7.06亿元,累计受理出口退(免)税71户次,免抵退金额852.11万元,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两个工作日以内,按时办结率100%。

营商环境更优,企业发展无忧。娄底经开区用一流的服务护航企业发展,形成了良性的政企互动,帮助和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走上了高质量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产业生态良性循环 企业园区共同成长谱新篇

湖南五江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江高科”)是娄底经开区2003年开园建设后引进的第一批企业。

20年间,五江高科三迁生产厂址,主营由五金、电器生产销售转为感光材料研究、生产和销售,攻克光刻胶“卡脖子”技术难题,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感光干膜智能化单体制造工厂,为国内80%以上的PCB上市企业及多家全球PCB前十强企业提供产品。

“由最初投资不过千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如今年产值超10亿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以说我们公司与经开区共成长、共发展。”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桂平感慨道。

在娄底经开区,这样与园区共同成长、发展、壮大的企业并不在少数。

三一重工子公司——娄底市中兴液压件有限公司在娄底经开区布局发展多年,2021年再度“落子”,总投资52亿元的三一液压油缸智能生态工业城项目落户园区。

投资总计13亿元的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VAMA)二期项目,于今年4月顺利投产。

钢铁产业链重点企业VAMA厂区(李中声 供图)

在娄底经开区的支持下,娄底市安地亚斯电子陶瓷有限公司立足动力电池陶瓷密封件等研发与生产,两次“搬家”,产能不断扩容,在新能源赛道上大步前进。

铭宇科技(娄底)有限公司受外部环境影响,主营业务受挫,娄底经开区积极支持该企业新建厂房,向医疗设备、高铁、汽车零部件及各类机械精密零部件转型,该公司生产经营逐渐好转上扬……

企业园区共同成长谱新篇,产业生态实现良性循环。

2022年,娄底经开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10.5%;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从2012年的43.09%提升到了81.71%。

娄底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肖雄杰说:“立足湘商回归,园区积极招‘新商’增动能。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内部挖潜,结合园区产业优势,培优扶强,优化营商环境促存量经营主体扩能升级,让‘老商’出‘新’,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标签: